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2025年工业汽轮机行业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。随着全球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慢慢地加强,工业汽轮机行业积极做出响应市场需求,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。
工业汽轮机行业是指从事工业汽轮机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安装、调试、维修及有关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。工业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热能转换设备,能够将高温度高压力的蒸汽或燃气转化为机械能,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力、化工、冶金、石油、造纸、纺织等行业,是驱动发电机或直接为工业生产提供动力的核心装备。
2025年工业汽轮机行业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。随着全球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慢慢地加强,工业汽轮机行业积极做出响应市场需求,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。目前,国内工业汽轮机市场大多分布在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,这些地区工业基础较好,对能源设备的需求较大。同时,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,西部地区对工业汽轮机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,市场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。
工业汽轮机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相对复杂,国内外众多品牌和公司参与竞争。国内企业如东方电气、上海电气、哈尔滨电气等,凭借在研发技术、生产制造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显著成果,逐步提升了市场占有率。未来,工业汽轮机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,并在高效节能、智能化、大型化和多元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,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,中国工业汽轮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2019-2023年行业复合增长率达5.8%,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420亿元,预计2025年将超过480亿元。主要驱动力包括石化、电力、纺织等下业需求量开始上涨及技术升级。
2023年工业汽轮机产量为1.2万台,需求量为1.15万台,供需基本平衡。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,国产化率约为65%。2025年随着国产技术突破,预计供需缺口将进一步缩小。
华东地区:占据全国市场占有率的38%,主要受益于长三角工业集群的密集需求。
华中地区:增速最快,2023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9.2%,主要受中部制造业升级推动。
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版工业汽轮机市场深度分析及有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》显示,行业CR5(前五家企业市占率)为52%,头部企业包括东方电气、哈尔滨电气等。其中,东方电气2023年出售的收益达78亿元,净利润率12.3%,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技术壁垒:高端汽轮机核心部件(如叶片材料)仍由外资企业主导,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%。
盈利能力: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2%,但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可将成本降低10%15%。
清洁能源适配: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(CCPP)需求激增,2024年相关订单占比提升至30%。
智能化升级:数字化控制管理系统(DCS)渗透率从2020年的18%提升至2023年的35%。
“双碳”目标推动下,2024年国家出台《工业能效提升计划》,要求到2025年汽轮机平均热效率提升至45%(2023年为38%),倒逼企业技术迭代。
细分市场:石化领域需求占比达40%,预计2025年投资额将超200亿元。
区域机会:西部地区(如新疆)因能源基地建设,汽轮机需求年增长率预计达12%。
技术替代风险:氢能涡轮机等新兴技术可能冲击传统市场,需关注技术路径变化。
技术投入:企业需将研发占比提升至8%以上,重点突破高温材料与数字化技术。
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版工业汽轮机市场深度分析及有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》。同时,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研究报告、产业规划、园区规划、产业招商、产业图谱、智慧招商系统、IPO募投可研、IPO业务与技术撰写、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。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(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,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)